「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山號"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
清水寺建於公元778年,佔地面積達13萬平方米,自創建以来,因為多年來的戰亂及災害,超過10次以上的火災造成境內的大部分建築物被燒毀,後來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1633年重修清水寺境內的國寶、重要文化財等超過30個以上大部分的建築物。
1994年成功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都京都文化財"之一。
清水寺開放時間:06:00~18:00
※ 開放時間隨季節調整
一級又一級看似無止盡的階梯。
似乎是為了消脂而來的京都之旅~
「念彼觀音力碑」於1967年,法相宗僧人"大西良慶"為紀念本堂(國寶)修建完成而立碑,碑上的文字是"大西良慶"93歲時所寫。
「西門」創建年份不詳,於1629年因失火全燒。
現在的西門於1631年由徳川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西門不開放進出,左右寬度約8.6米,深度約3.9米的三間一戸八脚門,正面是拜殿露臺,兩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中的"持國天王"和"增長天王"。
「仁王門」是清水寺正門,是一座擁有室町時代特徴的樓門,因為是紅色塗漆,因此也被稱為"赤門"。
1469年因應仁之亂而被全燒,1500年左右重建,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正門左右兩側是鐮倉時代末期的金剛力士(仁王)像,像高365cm,為京都最大型的仁王像,門前是兩尊石造"阿形"狛犬像。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千手觀音"特別奉獻紀念碑」是為了紀念2009年8月27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清水寺「本尊十一面千手觀音菩薩」前特別呈獻"千手觀音"舞蹈而建碑。
仁王門後的石台階上可以眺望京都的景色。
「三重塔」創建於847年,高達31米,為日本國內最大型的三重塔。
現在的三重塔重建於1633年,1987年拆解修理,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鐘樓」最初建於平安時期, 1607年移築到現在所在地,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原先掛在鐘樓裡梵鐘於1478年重新鑄造,被保存在"宝蔵殿"裡。
現在掛在鐘樓裡的梵鐘為2008年捐獻的第5代梵鐘。
「隨求堂」重建於1718年,原為塔頭慈心院的本堂,本尊是祕佛"大隨求菩薩"。
大隨求菩薩的八臂坐像建於1733年,是祈願緣結、安胎、生產的神佛。
隨求堂有個地下密室可以體驗「胎內之旅」(胎内めぐり),費用100円。
因為裡面擠滿人,小熊就不進去體驗了~
隨求堂內的授與所,是護身符和繪馬等的小賣店。
拝觀券服務櫃台。
成人 300円
小.中學生 200円
清水寺拝觀券隨四季而變化,有春櫻、夏綠、秋風、冬雪四個版本。
拝觀券背面是「清水寺御詠歌」。
"松風や 音羽の滝の清水を むすぶ心は すずしかるらん"
意思是"與吹到松林的風呀 音羽瀑布的清水結合後 心也變得清涼"。
在小池中屹立的小石尊是濕手觀音(濡れ手観音)。
舀水拍在肩膀上可祈求身心清淨和願望成真。
「開山堂」(田村堂)於1633年重建,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開山堂供奉武神"坂上田村麻呂"和他的妻子"高子",因此也被稱為"田村堂"。
「朝倉堂」創建於1510年,1629年因為應仁之亂被全燒後,由信奉清水觀音的越前"朝倉貞景"所捐獻,因此被稱為"朝倉堂"。
現在的建築物於1633年重建,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轟門」於1631~1633年間重建,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的"持国天"像和"廣目天"像,背面是"阿形・吽形"狛犬,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目前轟門正在拆解整修中,無法參觀。
這裡是拝觀入口處。
只須把拝觀券出示給工作人員檢查就能進入。
「本堂」是眾所周知的「清水的舞台」,現在的建築物由徳川家光捐贈,重建於1633年,本尊是"千手觀音菩薩"。
本堂是一座正面36米、側面約30米、高28米的木造大堂,為國寶。
參拜觀音菩薩的香枝可在香爐旁購買,一支10円。
對觀音菩薩進香方式是先用右手拿香枝點火,用左手煽熄滅火,插香膜拜後把飄上的煙往身上撥,意味著淨化身心請神明保佑。
信徒可以進入本堂殿內在大銅缽前靜心跪坐雙手合十,對觀音默念願望,再拿起木槌往銅缽白線以上敲響即完成參拜。
「出世大黑天」左肩背著寶物袋、右手拿著小槌腳踏米袋,是掌管農業五穀豐收與財富之神。
「觸摸愛的觀音」(ふれ愛観音)像,是由已故清水寺信徒"西村公朝"所雕刻,為了讓有視力障礙者也能用手觸來膜拜觀音。
鐵桶裡的細沙和水是為了防止火災發生使用。
小熊腦海裡突然出現江戶時代木造房子起火時,人們拿著裝水的鐵桶往起火點撥水的情景。
本堂的授與所,也是御朱印帳蓋章之處。
在授與所購買的繪馬寫上願望後可以掛在舞台設置的掛繪馬處。
在一旁也設有掛繪馬處。
若求到不是好籤可以綁著請求神明協助消災。
蓋章留念的櫃台。
御朱印帳(參拜證明)上蓋章後,一旁設有吹風機服務,可自取吹乾。
另外還有設置付費手機充電器服務。
舞台旁是目前正在修整中的「奧之院」。
「奧之院」於1633年重建,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奧之院和本堂同為舞台造型,因此也被稱為"奧之千手堂"。
從本堂舞台可以觀望到「音羽之滝」。
舞台對面是距離非常遙遠的「子安塔」。
好擔心待會能不能走到子安塔...
「西向地藏堂」創建年份不詳,1885年重建,1975年恢復原狀。
「釋迦堂」於1631年由德川家光重建,1972年因暴雨山崩而崩塌,1975年使用舊材料復原。本尊為釋迦如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阿彌陀堂」於1633年重建,本尊為"丈六阿彌陀如来",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目前,正在拆解整修中。
有一句日本諺語「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從清水舞台跳下),意旨"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物"。
清水舞台建於本堂前懸崖上,從舞台到地面的高度約13米,相當等於4層樓高。
根據清水寺境内成就院發現的古文書「清水寺成就院日記」裡記載,從清水舞台跳下的人數高達234宗,由於當時舞台下的地面有許多草叢比現在柔軟,所以存活率大概有8成。
1872年,京都府發布從舞台跳下的禁止令,也圍上欄杆防止有人跳下。
從這個角度還能眺望到遠處的「京都塔」呢!
徒步約10分鐘後,沿途中的遊客逐漸散去,只剩下小熊一人繼續努力往最高點走去。
「子安塔」創建年份不詳,據說是"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祈願所。
現在的建築物於1500年重建,是一座高約15米的三重塔,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舞台」由地板下的18根柱子支撐,使用的是樹齡400年以上的櫸木,木柱長約12米、寬2米,採用"懸造式"的做法,全舞台不使用釘子搭建而成。
舞台到地面恰好是4層樓建築物的高度,面積約190平方米,使用410片柏木鋪成地板,是一座大型木造建築。
「仁清記念碑」於1920年由清水寺貫主"大西良慶"贊助下立碑。
中世紀以前的陶藝家只不過是無名工匠,至到江戶時代初期的陶藝工"野々村仁清"在自己的作品上蓋上「仁清」以表明是自己的作品後,陶藝工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作家"或"藝術家"。
「乾山記念碑」於1920年由清水寺貫主"大西良慶"贊助下立碑。
尾形乾山(1633年-1743年),是江戶時代的陶藝家。
"道はただ一つ その道をゆく 春"
意思是,"路只有一條 就走這條路 春"。
這是1950年至1978年京都府知事"蜷川虎三"所寫的詩。
「十一重石塔」於1918年從本堂移築到此。
「中興堂」建於1997年,是曾為清水寺住持的"大西良慶"的陵墓。
左側是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鎮守堂「春日社」。
走到這裡,小熊好開心已經完成境內所有的景點了!
再次檢查導覽圖後發現竟然遺漏清水寺左側的"地主神社"!
厚...只好再次回到清水寺走向地主神社...
「地主神社」位於清水寺本堂北面,主祭神為"大國主神"。
地主神社據說創建於日本建國前的神代,實際上在神社內的「戀愛占卜石」(恋占いの石)經美國物理原子學家研究證實是日本繩文時代(公元前14,000年~公元前300年)的遺物,因此可說是京都最古老的愛情圓滿之神社。
「地主神社」主殿前的地上有兩塊非常著名的「戀愛占卜石」(恋占いの石)。
這兩塊「戀愛占卜石」相距有10米遠。
據說如果閉著眼睛成功走到另一塊戀愛占卜石的話,戀情便會如願以償。
嘗試一次不成功,可以嘗試第二、三次,只是戀情或許會延遲。
前來參拜地主神社的遊客源源不絕,真是超人氣呢!
「總門」是國家重要文化財。
一願成就的「托福明神」(おかげ明神),據說無論何事,只要來此許願就能願望成真的守護神。
「幸福祈願所」中間掛著銅鑼。
祈願方法是輕輕敲響銅鑼誠心向神明許願"幸福實現"。
清水寺境內是單行道,參觀地主神社後,接著想要直接離開清水寺卻不行,只好順路再次走一回!
這趟來清水寺真值回票價,花300円就能遊兩回,只是可憐的腳腳快被小熊操斷了!
清水寺往音羽瀑布有兩條路可行。
第二次的路線,小熊選擇從另一條直接通往"音羽瀑布"的路。
「音羽瀑布」(音羽の滝)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之間的僧人"行叡"修行時的舊跡,也是清水寺名稱的由来。
「音羽瀑布」為日本名水,自清水寺開建以來,泉水就源源不斷。
流出的泉水分成3支流,分別為"延命長壽之水"、"戀愛成就之水"和"學問上達之水"。
據說,喝了音羽瀑布的水會健康、消災、長壽不老。
也難怪排隊要喝音羽瀑布泉水的遊客人數是天氣越熱人潮越擁擠。
終於成功完成「清水寺」全行程!
小熊要離開清水寺了~
清水寺禁止事項
-不准捕獲動物
-不准開車進入
-不准損壞建築
-不准使用煙火
-不准暴力行為
離開前再次看清楚清水寺的導覽圖,免得待會又迷路...
小熊是快速的遊清水寺,總耗時1小時20分鐘。
若要加上其他的小景點,大概要預算至少2個小時才能走完全境。
【清水寺】
地址:〒605-0862 京都市東山區清水1丁目294
電話:(075)551-1234
參拜時間:06:00~18:00(閉館時間隨季節有變動)
入館費:大人 300円、兒童 200円
定休日:全年無休
交通資訊:
-京都市巴士系統18、206,「五条坂」下車,徒歩10分
-京都市巴士系統207,「清水道」下車,徒歩10分
-京阪電車「清水五条」駅,徒歩 25分
官網:http://www.kiyomizudera.o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