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寺是華嚴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創建距今約有1200多年的歷史。
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巴士到站後,經過一條熱鬧的商店街。
南大門於1951年6月9日被指定為國寶。
在平安時代的962年8月被颱風摧毀後,於鐮倉時代的1199年重建,是日本最大的山門。
南大門左邊是建於鐮倉時代的1203年,右手持著金剛杵,高8.4米的金剛力士立像阿形。
右邊是左手持著寶棒,高8.4米的金剛力士立像吽形。
境內有一座東大寺博物館。
東大寺博物館於2011年10月10日開館。
館內展示東大寺初期的佛像、寺寶等。
這座建築物是東大寺綜合文化中心。
除了東大寺博物館外,內有金鐘會館,東大寺圖書館,東大寺史研究所和華嚴學研究所。
館外有一座與大佛右手實物大小的標本。
大佛右手約3米長,中指長度約1.5米。
東大寺本坊,是國寶經藏之處,為非公開的場所。
二月堂參道。
在這座古老的寺廟中,有個紅澄澄的信箱還真顯眼呢~
東大寺境內案內圖。
鏡池內有天然紀念物的屬鯉魚科的淡水魚,黄鯝魚(ワタカ)。
保全處。
關於東大寺伽藍的說明。
飢餓的鹿鹿飢不擇食,連鯉魚飼料也鹿視眈眈。
中門於1716年重建,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除了1月1日的零時到早晨8點開門之外,其他日子中門不開放。
大佛殿入堂口。
入堂料售賣處。
成人¥500,小學生¥300。
東大寺入堂券。
如果想要參觀博物館,可以購買優惠券。
大佛殿加博物館,成人¥800,小學生¥400。
大佛殿,正式名稱為東大寺金堂,創建於奈良時代,於1709年重建。
由東至西57.01米、由南至北50.48米、高48.74米,於創建當時是世界最大木造建築物,現在是日本最大型木造建築物。
檢票處。
東大寺提供免費的英文、中文、韓文導遊。
點香祈願。
大佛殿屋頂上兩個金黃色的是鴟尾。
東樂門後有一座高23.3米的相輪。
手水舍。
1956年6月28日被指定為國寶的金銅八角燈籠,高4.6米,為東大寺創建時代的遺物。
大佛殿大門。
國寶"毘盧遮那佛",通稱奈良的大佛。
佛像高14.98米、頭部5.41米、眼長1.02米、耳長2.54米、座台3.05米,是日本最大的大佛。
大佛坐著的金銅蓮弁原寸模型。
虚空蔵菩薩,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東大寺的歷史。
這座幾乎呈90度的木梯禁止通行。
左手持著卷屋,右手持著筆的廣目天元是印度神話中雷神的部下,後被佛教作為主護神來供奉,是四大天王之一。
東大寺境內大大小小有160座建築物。
為了維持文化財保護管理,每30年進行一次更換瓦片的小型修理工程,每100年施行一次大修理工程,所以為了繼承文化財於後世,東大寺推進捐獻瓦片的活動。
東大寺模型。
東大寺模型。
鐮倉時代的東大寺。
黑色瓦片是在昭和55年10月為了紀念東大寺落慶,由愛知縣當地人徒步5天搬運來東大寺的其中一片。
大佛殿的柱子。
大佛殿佛像重建廣目天和多聞天兩尊佛像。
這是剩下兩尊四天王的持國天像和增長天像的頭部。
大佛的手。
左手拿著寶棒,右手拿著寶塔的多聞天元是印度神話中的財寶神,後被佛教作為主護神來供奉,為四大天王之一。
屋瓦。
在大佛後側有一根粗重的木柱,底下有一個洞孔(柱の穴くぐり),俗稱大佛的鼻孔,據說穿過此洞能保祐平安。
如意輪觀音是為眾生祛除苦難,賜於財富和智慧的菩薩,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大佛身後有16尊化佛。
蓮花。
大佛殿外的有一尊"賓頭盧尊者"。
據說身體有疾病的人只要摸尊者病痛的同樣部位,病痛就會痊癒。
從大佛殿往南大門方向望過去的樣子。
1980年10月15日,東大寺大佛殿昭和大修理落慶典禮。
大佛池。
南大門背面。
東大寺東南院舊境內。
這是明治天皇奈良行居住的地方。
【東大寺】
地址:奈良縣奈良市雜司町 406-1
電話:0742-20-5511
開館時間:大佛殿11月-2月 08:00~16:30、3月08:00~17:00、4月-9月 07:30~17:30、10月 07:30~17:00
入堂料:小學生以上¥500、小學生 ¥300
交通:JR大和路線・近鉄奈良線「奈良駅」乘坐市内循環巴士「大仏殿春日大社前」下車徒歩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