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關丹市區西北方向25公里處,有一個名為"班珍"(Panching)的小鎮。
班珍有一座著名的班珍石山(Gua Charas Panching),也就是在林明山上眺望得到的"五指山"。
班珍石山猶如雲海中一艘仙船,因此也被當地人稱為"仙船山"或"龍船石"。
旅遊車開了差不多30分鐘的車程,抵達班珍石山的入口處前。
停車費用表。
關丹班珍石山(Gua Charas Panching)的入口處。
陽光普照睡佛的時間:早上11點~中午12點
開放時間:9:00am~5:00pm
班珍山由石灰岩和花崗岩所構成的,坐落在一片私人油棕園內的正中央。
山上有各式各樣的洞穴,其中最著名的是"查惹洞"(Gua Charah)和"睡佛洞"(班珍石洞)。
查惹洞裡有一座由岩石雕刻出來的睡佛。
每年七月,當太陽升高到某一個角度時,陽光透過洞穴投映在睡佛的頭上,猶如如"佛光普照"。
查惹洞穴之所以得到考古學家和地理學家的垂青,是因為它奇特的地形。
班珍山的洞穴除了睡佛洞,還有象洞、三兄弟洞、束髮公主洞、碎洞、皇家墓碑洞、深洞以及鼻孔洞。
步行到洞穴入口途中有兩尊恐龍石雕。
有一尊泰國四面佛供信徒祭拜。
附近有一個洞口。
往下看深不見底,但卻煙霧迷漫。
入門票:
成人 RM2.00
兒童 RM1.00
想要進入查惹洞,首先必須攀爬這一座非常陡峭的鐵架樓梯。
鐵架樓梯的通路十分狹窄也很陡斜,必須小心翼翼的扶著欄杆登上去。
登山或下山使用同一座鐵梯,因此對面有人要穿過時,兩方面都必須互相禮讓。
過了鐵架樓梯,還得繼續往上走。
導遊沒通知必須穿球鞋或布鞋,結果小熊穿了人字拖!
這段路走得真艱苦,還好鞋子沒掉下山崖也沒下雨,平安抵達入口。
洞穴外有一個小小很像監牢的運輸工具。
有人說,這是要載人上去的。
呵呵~連屁屁要擠進去已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吧?
登山這段路只不過短短10分鐘,卻讓小熊心驚膽跳!
終於平安抵達臥佛洞入口。
洞穴入口處。
從洞穴入口處往內俯望,只見洞穴內好寬闊。
跟著要踩著石階一路往下走,此時洞穴內的溫度突然驟降。
與外面炎熱天氣截然不同,感覺好涼快~
洞穴內有白蛇廟。
有一位人士不斷的在呼喊著遊客要如何膜拜,以及解釋岩石自然形成的觀音像。
地面上有眾多的神明菩薩供信徒祭拜。
也有印度神。
不太清楚大象跪拜的是哪位神明。
洞穴內供奉著許多神明.
信徒在持香膜拜,煙霧冉冉而上.
原來剛剛在入洞前那深不可見底的洞穴有煙霧是有由此而來。
土地公與其他眾神明菩薩。
繼續往前走能看到箭頭指示臥佛洞在前方。
查惹洞內的鐘乳石數量不多,但形狀還蠻奇特。
可是,洞穴內的石壁上處處都是萬字號碼和簽上大名的塗鴉。
這已嚴重汙染了查惹洞的天然景觀,一點環境保護意識都沒有耶!
美麗的石壁,配上沒良心的塗鴉。
看了好難過...
繼續跟著指示牌往臥佛洞方向前去。
這應該是鐘乳石滴下的水滴逐漸形成的石笋。
信徒投擲錢幣許願。
現場有人在售賣供奉用的蠟燭和一包包像是花水的供品。
這是用岩石雕刻而成的臥佛,大約有9公尺長。
走上去近距離觀望或膜拜需另付費。
臥佛洞的範圍很寬闊,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景點。
但是最可惜的是石壁被塗鴉的情境讓人不堪...
抵達臥佛洞時已經是下午2點,錯過了觀看"佛光普照"的最佳時間。
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能觀看到"佛光普照"也會是個乾淨沒塗鴉的查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