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出烏龍麵Kotohira(釜出しうどんこと平)是一家連鎖烏龍麵專賣店。
或許是正逢夏季,菜單看板上只有兩種選擇,溫烏龍麵或冷烏龍麵。
小熊不愛吃冷麵,只能選擇溫烏龍麵。
這是在日本第一次吃溫烏龍麵,感覺很特別。
燙熱後的烏龍麵,上面加上一顆生雞蛋和紫菜,
長蔥和炸物碎可以自由取用。
還有種類的天婦羅可以單點,也有飯糰等可選擇。
小熊點了一隻天婦羅炸蝦。
日本友人則加點了一個超大的炸蔬菜。
真佩服日本人的肚子,點的食物從不浪費,多少食物都能吃下去。
小熊狂撒上大量的七味增加食慾,最後還是無法吃完。
無論如何,這是第一次吃溫的烏龍麵,為小熊的日本生活歷史上畫下新的圖案~
前往大阪城公園有好幾個路線可去。
我們是從地鐵谷町線谷町4丁目駅1-B番出口開始步行前往大阪城公園。
用餐後,繼續步行前往大阪城公園,終於見到大阪城的指示牌了!
步行約5分鐘後,再過馬路對面就抵達大阪城公園境內了~
大阪城外有座被綠油油的樹木隱藏著的飛馬青銅雕像。
最左邊的建築物是重要文化財之千貫櫓,"櫓"是軍事防禦建築物,而千貫櫓在大手門北側面,為防禦重要櫓。
一樓面積為217.26平方米,二樓則為162.95平方米,高約13.5米。
千貫櫓的名稱由來據說是織田信長率領大軍攻打石山本願寺見到掉落在隅櫓的弓箭時,非常懊惱地說了一句話,"即使要付出千貫文錢也要奪取的櫓",所以豐臣時代周圍的隅櫓也一樣被稱為千貫櫓。
中間的建築物是続櫓,再往右邊的是大手門。
大阪城位於大阪城公園內,與名古屋城及熊本城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別名為"金城"或"錦城"。
1583年,豐臣秀吉於在石山本願寺遺址上建造大阪城
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阪夏之陣,消滅豐臣家族,並毀掉大阪城
1620年,德川秀忠把豐臣家所建的大阪城石牆和水堀以數公尺的泥土覆蓋於地底,興建更高的石牆,重建大阪城
1629年,完成第二代大阪城的重建
1665年,大阪城天守閣被閃電擊中燒毀
1930年,重建天守閣
1931年,第三代天守閣完工
大阪城的正門為重要文化財之大手門,創建於寬永5年(1628年)。
大手門枡形の巨石
枡形是設立在城堡主要出入口四角的防禦設備。
大手門正面的巨石表面積越47.98平方米,是城堡內第四大巨石,左邊的是第五大巨石大手二番石越37.90平方米,右邊的是第八大巨石的大手三番石約35.82平方米,這裡的巨石推測是從賴戶內海小豆島採取而來。
現存的大阪城遺留下的構造並非豐臣時代的遺物,而是1620年經歷10年間由德川幕府重建之工程。
多聞櫓是當時站衛兵士時休息所用,是重要文化財。
多聞櫓、千貫櫓和金藏只在每年特定時候會特別公開讓公眾進入參觀。
大阪城公園二之丸地區案內圖。
德川時代遺留下來的南仕切門跡.太鼓櫓跡。
仕切門是為了阻止敵軍突破闖入時設立的石壘。
仕切門西側的石垣上建著最小規模的太鼓櫓,中間收納著太鼓,在日常時報、交替看守員或緊急時鳴打著太鼓召集時使用。
這兩座建築在1868年因明治維新大火全燒。
桜門在本丸正面入口,可遙望天守閣正面,為重要文化財。
桜門是自豐臣時代以來附近有並排的櫻花樹而取名。
圍繞在桜門的巨石群中有城內第一位的蛸石和第3位的振袖石。
桜門枡形の巨石
城內第一位巨石,蛸石。
估計重量約130噸,左側是重量排行第3位約120噸重的振袖石。
舊大阪市立博物館
1928年,大阪城天守閣復興計畫開始時,重建天守閣開放部分公園給予市民的條件為建設司令部廳舍,也就是軍事指揮中心
1948年,設置為大阪市警察總部
1960年,設置為大阪市立博物館
2001年,大阪市立博物館搬遷,博物館正式關閉
舊大阪市立博物館現改建為喫茶店。
「太閤なにわの夢募金」
初衷:豐臣秀吉為統一天下二建造出代的大坂城被讚為"三國無雙之城"。
1615年,大坂夏之陣被德川幕府打敗後,大坂城至今沉睡在地底下。
大阪市為了讓豐臣石垣和大坂城的歷史再次出現於人們眼前,決定要進行開掘的計畫。
募捐金額目標:5億円
第三代天守閣於1931年由大阪市民籌款,模仿豐臣秀吉時代的天守閣重建,天守閣的上色分為黑色和白色,一般的說法是,黑色天守為豐臣系,而白色天守為德川系。
第三代天守閣於1997年被登錄為近代建築物國家的有形文化財。
"残念石",是沒被選為大坂城石垣所剩餘的石頭。
1620年,從香川縣小豆島搬來修復大阪城時剩餘許多未使用的石頭,這是其中一塊體積較大的石頭。
天守閣售票處。
成人票價 ¥600,中學生以下免費。
小熊使用大阪周遊卡可以免費進入,這是日本友人的入場券。
大阪城公園本丸地區案內圖。
天守閣入口。
持有大阪市交通局發行的交通卡等,購買入場券有折扣。
寄放行李處。
左邊是通往天守閣5樓直通電梯,排長龍。
有"急事"的話,可以從右邊的樓梯走上去。
這是第三代的天守閣。
1585年~1615年,天守閣第一代,維持31年。
1626年~1665年,天守閣第二代,維持40年。
1931年~現在,天守閣第三代,紀錄持續保持中。
1863年的德川幕府下令岡山県津山市美作津山藩的鋳工百済清次郎製造的号砲,明治維新後被移植來大阪城內。
1870年,每日3次空中鳴響空炮報知時間.
1923年~1924年間,為了節省火藥而終止鳴響空炮.
右邊的樓梯可以步行上8樓。
排隊乘坐電梯的遊客非常多。
夏天來參觀的話,一定要記得帶傘。
電梯直上到5樓是大坂夏之陣圖屏風。
這是大坂夏參戰武將的旗印。
大坂夏之陣的激烈戰爭。
當時的戰隊是真田幸村隊VS松平忠直隊。
7樓是關於豐臣秀吉的生涯,禁止拍照攝影。
跟著上去8樓的展望台。
天守閣西面的建築物有:
大阪歷史博物館
NHK放送局
大阪府警察本部
京瓷巨蛋大阪(京瓷巨蛋大阪)
大阪府廳
六甲山系
梅田空中展望台
大阪車站
HEP LIVE
8樓可以遠眺大阪東西南北四方位。
天守閣鯱瓦
鯱,身魚頭虎,尾巴朝天,北部有尖刺的動物。
鯱瓦一般被置放於大樓兩端作為守護神。
華麗的大砲。
天守閣東面的建築物有:
松下IMP
OBP Castle Tower Building
Hotel New Otani Osaka
Izumi Hall
JR大阪城公園駅
生駒山
大阪城於2006年10月10日與長野縣上田城友好城郭提攜。
天守閣5樓外壁雕繪的8隻金伏虎之一和一對鯱瓦之其一。
大阪城與長浜城姊妹城提攜10周年紀念。
可以蓋紀念章留念喔~
欣賞了大阪的景色,跟著到樓下參觀。
4樓和3樓是關於豐臣秀吉的事蹟,禁止攝影。
跟著來看看關於大坂城之謎。
關於石垣刻印之謎。
1959年的石垣刻印調查中,全城的壁上50萬個幾乎都是德川重建時所刻上的。
築造巨石之謎。
巨石的搬運。
石造巨城的秘密。
大阪城各巨石的所在地。
2樓可以體驗戰國武將的頭盔和陣羽織的穿著,拍照留念。
大阪城公園內有一座豐國神社。
主祭神是豐臣秀吉。
第二座鳥居。
本殿。
本殿內。
大阪城公園參觀時間約用了1小時50分。
【大阪城】
地址:〒540-0002大阪市中央区大阪城1-1
電話:(06) 6941-3044
開館時間:09:00~17:00(最後入館時間 : 16:30)
休館日:12月28日~隔年1月1日
入館料:成人 ¥600、中學生以下免費
交通:
地鐵谷町線「谷町4丁目駅」1-B番「天満橋駅」、3號出口
地鐵中央線「谷町4丁目駅」9番「森ノ宮駅」1番出口、3-B號出口
地鐵長堀鶴見緑地線「森ノ宮駅」3-B「大阪ビジネスパーク駅」、1號出口
JR大阪環状線 森ノ宮駅、大阪城公園駅
JR東西線 大阪城北詰駅
京阪電車 天満橋駅
官網 : https://www.osakacastl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