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霹靂州十八丁有一段馬來半島最大面積,約4萬多公頃的紅樹林。
這片紅樹林是「十八丁馬塘紅樹林保護區」(Hutan Paya Laut Matang)。
我們今天第三個景點是參觀馬來半島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
在紅樹林保護區內還建有度假屋提供住宿,讓遊客享受大自然的休閒生活。
在紅樹林保護區內,相關部門設置了一個開放公眾參觀的範圍。
在沼澤地上建設一座行人板橋讓公眾步行欣賞紅樹林的自然景觀生態。
紅樹高度可達3層樓高,樹根如八爪魚般挺立在沼澤泥上,生命力非常強悍。
在保護區內孕育著眾多品種的紅樹,Bruguiera parviflora是其中一種。
在2004年發生的大海嘯中,這一片紅樹林是一個天然的屏風,當時阻擋了大海嘯的威力而減少了傷害,所以紅樹林在海岸線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棵紅樹是某位小熊不曉得的大人物種的。
好多情侶會到紅樹林裡談情,所以也有"情人橋"之稱。
Avicennia是另一種品種的紅樹林。
這是關於漲退潮的解說。
這條紅樹林行人步道大約步行10幾分鐘,讓我們都十分盡情享受舒服的森林浴。
第四個景點,遊船河參觀百年歷史的海盜村(老港)。
十八丁的自然生態活動相當豐富。
接下來要乘船去參觀十八丁擁有百年歷史的海盜村(老港)。
在河岸邊,有一所餐館的屋頂還是展翅雙飛的老鷹造型呢!
港口等候船隻時木造堤防會隨著河水的飄浮,會有些暈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這裡是一個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港口,舊名為"砵威"(Port Weld), 目前已轉型為傳統漁村。
在港口可以見到好多艘剛捕魚回來後的漁船。
穿上救生衣,我們來乘船去俗稱為"海盜村"的老港吧~
從十八丁港口乘船大約30分鐘左右就可以抵達一個島上的華人新村,"老港"。
在大約19世紀末,來自中國潮州的人人抵達到這裡靠海為生,把房子建築在海岸線上。現在大部分島民已移居到本島,剩下大約幾十戶人家,200人左右。
除了捕魚業,老港也是蚶的主要採植區。
在島上有看到許多以蚶殼鋪的道路。
老港的第一代移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而今天的島民已全部信奉華人宗教,即便如此,每天還是有島民來天主教堂點蠟燭膜拜,這種尊重的心態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面海屹立的聖母石像。
島民在屋簷下正忙著分類蝦米的大小。
我們買了一些,價錢雖然不便宜,但還不錯吃。
在老港港口與島民住家的連接處是一間"虎咬獅專賣店",不仔細瞧可能還會以為是島民的住家呢!
甚麼是"虎咬獅"呢?
其實是兩種馬來西亞的飲料混合在一起,那就是"咖啡烏"加"美祿"!
聽起來還蠻有趣的,好多團友都湊熱鬧來一杯呢!
原本預定在老港享用蚶,可惜貨源還沒抵達。
導遊先派給我們各一份小點心,炭烤番薯~